当前位置:首页 > 饮水知识 > 正文

喝好水,是“治愈”一切的“良药”

关注

据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公布的全球健康面临的十大威胁中,非传染性疾病被认为导致了70%人类的死亡。


非传染性疾病,如糖尿病、癌症和心脏病,共同导致70%以上的死亡。全世界,即4100万人。这包括1500万30至69岁的过早死亡者。


产生这类威胁最直接的原因是生活方式,如今越来越多的机构认识到,与其花费大量资源去治疗糖尿病、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,不如拿出一部分资源去倡导更健康的生活方式,让人们从一开始就远离这些疾病。


生活方式是所有治疗的基础,并且不像药物、手术治疗一样存在适应症、禁忌症等,是可以在任何时间开始、被任何人所利用的“治疗”方法!


多项国际研究均明确指出,足量饮水在防病、抗癌、长寿方面功效突出!


如果每天坚持喝水1700-2000毫升:有助于心脏健康,它通过降低血压来减少心脏病发作的威胁;如睡前一小时喝一杯水,可以防止心脏病发作或中风,它使心脏更容易将新鲜含氧的血液送到器官,《美国流行病学杂志》发表了一项为期六年的研究,发现每天喝五杯水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,比每天喝两杯以上的人少41%。


有些人常年患有关节炎、过敏症、高血压;有些人正在经受哮喘、糖尿病或肠炎性疼痛的折磨。美国著名医学博士F·巴特曼会告诉你:你没病,只是渴了。


“口干”是脱水症的最后征兆!


人之所以能在陆地上成长,也是因为身体内有一整套完善的储水系统。这个系统在人体内储备了大量的水,约占体重的 75%。


“口干”是脱水症的最后征兆。即使口腔是湿润的,身体也会受到脱水的折磨。更糟糕的是,有些上了年纪的人,口腔明显发干,他们却感觉不到渴,因而无法满足身体对水的需求。


人的衰老就是体内水分减少的过程!


显而易见,进入成年后,我们体内的水分会越来越少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体内细胞的含水量也会逐渐减少,细胞内的含水量与细胞外的含水量之比从1∶1减少到大约0.8∶1。


人体是由25%的干物质(溶质)和75%的水(溶剂)构成的。而大脑组织的85%是水。


经常碰到这种情况:明明是身体缺水发出的信号,明明是身体出现了 局部干旱,急需补充水,此时只要增补水就能解决问题,但人们却用化学药品对付这些缺水信号


疾病是缺水的前期表象


新陈代谢功能一旦紊乱,身体的某些区域缺水,干旱管理机制发出的信号就不仅是口渴,而会表现出比“口干”多得多的症状:它们会让你的腰疼痛、颈椎疼痛、消化道溃疡、血压升高、哮喘和过敏、患上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。


其实,生活往往就是这样的,我们常常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,复杂到连自己都懵懂的地步。身体缺水不仅会发出口渴的信号,还会发出各种各样的患病信号。


喝好水,是治愈一切的“良药”


1. 

无缘无故地感觉疲劳。水是身体能量形成的主要来源。尽管食物通常被认作是能量的重要来源,但除非食物发生水解,并在此过程中产生能量,不然,它对身体没有任何价值可言。


2.

脸热和潮红。假如你见到某个人有一只通红的鼻子,一张潮红的脸——这种情形经常见于酒鬼身上——那是因为酒精使大脑出现脱水,由此导致了长时间的头痛,而这种红鼻子和红面孔就是脱水的症状,它证明当事者急需补充水分。


3. 

产生焦虑感。假如大脑处于紧张的活动中,大脑前部的感受神经可能反映出对缺水状态的关注。作为身体的主人,我们如果因失职使大脑缺水,大脑就会通过焦虑感来表达对水的需要。


4. 

产生抑郁感。这预示着脱水已进入更加严重的阶段,此时,脱水的身体不得不消耗某些作为抗氧化剂使用的重要元素,以便应付新陈代谢产生的有毒废物——因为尿液不足,这些废物无法得以清理。


5. 

感觉昏昏欲睡。这是大脑需要更多的水分、用以满足血液循环的信号。它可能是偏头疼的前兆—— 如果脑细胞水分不足,血液循环不畅,就会导致偏头痛。我们不要忘记,脑细胞经常处于活跃状态,它们会因新陈代谢而产生有毒废物。如果水分不足,血液循环就不能及时清理这些废物。脑细胞不能承受酸性物质大量堆积,大脑就会昏昏沉沉。


6. 

容易失眠。身体缺水,夜里就很难睡个安稳觉。



7. 

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。精力要想集中于一个研究题目或课程上,大脑同样需要能量。能量缺乏,会使大脑放弃这一职责。大脑的水分供应越充足,产生的能量也就越多,记忆库里就可以储存更多的新信息。儿童常见的注意力缺乏症,就是由脱水导致的,因为他们更愿意把碳酸饮料作为首选。




来源:部分图文内容综合网络整理,大数据资料整理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删除!

免责声明喝好水,是“治愈”一切的“良药”
本文由 巴马活泉矿泉水全球招商运营中心 发布在 巴马活泉|巴马活泉矿泉水|巴马活泉酒|巴马活泉代理|巴马活泉批发|巴马活泉招商|寿乡第一泉|巴马道|巴马水,本站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本站不对任何文章或资源负法律责任,转载或整理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及时发邮件联系我们(iurp#qq.com)#改为@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评论